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大纲(英语)
2016-12-29

  英    语

  Ⅰ. 考 试 性 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是由国家统一组织面向优秀运动员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英语科考试是按照标准化测试要求设计的。

  Ⅱ. 考试能力要求

  考生应掌握英语的基本语音知识,读音基本正确;初步掌握英语的基础词汇;能基本掌握和运用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与范围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为了有利于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并结合运动员实际水平,制订本学科考试内容。

  一、语音

  掌握下列语音规则,读音基本正确。

  1.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闭音节和r音节的读音。

  2.元音字母在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4.常见字母组合的读音。

  二、词汇

  掌握约1200个基础英语单词和相应的常用词组。

  三、语法

  掌握下列基本语法规则,并能用于解决英语语言知识应用中涉及的语法问题。

  (一)词法

  1.名词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名词的复数形式;名词的所有格;名词在句中的作用。

  2.冠词

  不定冠词的基本用法;定冠词的基本用法;不加冠词的基本规则;冠词的习惯用法。

  3.代词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不定代词及其用法。

  4.数词

  基数词及其用法;序数词的构成及其用法;分数的构成;小数的用法。

  5.形容词与副词

  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等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6.介词

  常用介词及其词义;介词与某些动词、形容词、名词的固定搭配;介词短语及其用法。

  7.动词

  (1)动词的分类: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连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

  (2)动词的基本形式;动词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不规则动词的形式。

  (3)动词主要时态的构成及其用法,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

  (4)常用情态动词及其基本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简单形式及其主要用法。

  (6)常用虚拟语气的形式及其基本用法。

  8.连词

  并列连词及其用法;从属连词及其用法。

  (二)句法

  1.五种基本句型

  (1)主语+谓语动词

  (2)主语+谓语动词+宾语

  (3)主语+连系动词+表语

  (4)主语+谓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5)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2.句子按用途分类

  (1)陈述句(肯定式与否定式)的构成及用法。

  (2)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的构成及用法。

  (3)祈使句的构成及用法。

  (4)感叹句的构成及用法。

  3.句子按结构分类

  (1)简单句

  (2)并列句及其常用连词

  (3)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三)构词法

  1.派生法:常用前缀和后缀

  2.合成法

  3.转换法 

  四、阅读理解

  要求考生以每分钟30~35词的速度,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图书、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生词不超过2%的初等难度的文字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4.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五、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根据所给的中文情景和英文提示词语,写出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短文。

  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Ⅵ.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3.题型:试卷一般包括单项选择题、完形填空题、书面表达等多种题型。试卷分第一、第二两卷。第一卷为客观性试题,共120分,包括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第二卷为主观性试题,共30分,包括单词拼写和书面表达。

  4.答题方式:考生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试卷内容与结构: 

  词汇与语法结构 40分,完形填空 20分,阅读理解 60分,单词拼写 20分,书面表达 10分,共150分。

  试卷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80%,主观题约20%。

  试卷难易比例:

  容易题为50%,较易题为40%,较难题为10%。

  试卷认知层次比例:

  识记 约60%,理解 约25%,掌握 约15%。